中泰商务咨询常州有限公司研发的有限空间作业气体中毒预警和人员跌倒预警
- 实时监测:
- 使用专业的气体检测仪器,如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实时监测有限空间内的气体浓度。
- 设定安全阈值,当气体浓度超过阈值时,仪器会发出警报。
- 预警系统:
- 安装有限空间作业风险预警管控系统,该系统通过特定的传感器设定三节相应的浓度阈值,当周围环境达到相应的浓度时会激活不同的灯光报警,低浓度到高浓度为蓝、橙、红。
- 以硫化氢为例,当浓度在7~14ppm时触发橙色报警灯光,现场发出持续警报声,并同步收到手机短信提醒。当浓度继续上升,达到14ppm以上时,触发红色灯光报警和语音提示,同步收到手机短信提醒,表明气体浓度已达到人体致死量,需立即撤离。
- 人员培训:
- 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使其了解常见有毒气体的种类、危害及预防措施。
- 培训人员应掌握气体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应急处理流程。
二、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跌倒预警
- AI识别技术:
- 采用现场摄像机与AI识别技术融合的方式,实时监测有限空间内的人员动态。
- AI技术能够自动识别并抓取人员跌倒过程的图像,记录关键信息。
- 预警与报警:
- 当AI识别到人员跌倒时,系统会立即触发主机警报、语音播报或报警灯提示。
- 控制室人员可远程实时查看当前作业监控画面,并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
- 应急响应:
- 救援人员应迅速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救援。
- 同时,控制室应保持与现场的通信畅通,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三、综合措施
为确保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除了建立气体中毒和人员跌倒预警系统外,还应采取以下综合措施:
- 严格审批制度:对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检修、清理等作业活动实施严格的审批制度,确保作业人员的资质和技能符合要求。
- 加强通风:在有限空间作业前,应进行充分的通风和有害气体检测,确保安全后方可进行作业。
- 个体防护:作业人员应正确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安全带、安全绳等,以减少潜在风险。
- 轮换作业:对于难度大、劳动强度大或时间长的有限空间作业,应采取轮换作业的方式,确保人员得到充分休息,避免因疲劳导致的事故。
有限空间作业中的气体中毒和人员跌倒预警系统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通过实时监测、预警系统、人员培训和综合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